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成立于1952年,位于国家级口岸河口县内滨河路中段,位于美丽的红河岸,是集医疗、教育、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综合医院。全县医疗救治中心、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承担全县人民基本医疗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任务,医疗服务辐射本县和国内外周边市县70多万人口。该地区唯一的血库、120急救站和远程医疗会诊站。
医院计划用地6000多平方米,现有业务用房面积4900平方米。全院在职职工11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5人,占总在职职工人数的84%。副高职务1人,中级职务31人,大专以上学历52人。做好床位120张,病床使用率达108%,内儿、外、妇产、五官科、口腔、中医、麻醉、120急救站、注射室、检查、药剂、医学影像科等15个临床医学科。07年全年门急诊10万人以上,住院约5000人,手术1000多人。
医院拥有飞利浦双螺旋CT、西门子彩超、x射线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计数机、c臂x射线机、电子胃镜、腹腔镜、呼吸器、重症监护设备、纤维鼻咽喉镜等大中型医疗设备。在上级领导的关注下,2007年12月25日中国沙漠化基金会扶贫捐赠的高强度超声波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法国康强三维彩超、美国索诺彩超、经颅多普勒、亚健康检查系统、红外乳腺检查治疗器、全自动生化分析器、儿童成人通用型心电监护器、动态心电分析系统和心电站、双导联遥测监护器、不孕不育诊断治疗系统、多功能电子宫腔镜、救护车、阴道镜等价值2628万元的健康扶贫医疗设备。目前,医疗设备总值约3500万元,使医院成为全州医疗设备最好的县级医院,其中一部分设备为省内先进设备,为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硬件保障,为迅速提高医疗水平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医院注重科技兴院,致力于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积极引进新技术。近两年来,加大了这项工作的力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远五十九医院建立了定点合作医院,与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云南省人民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派遣研修、短训练和学术交流40多人,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引进了新技术项目。现在可以开展除心脏外的多种手术,具有救治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的危重患者的能力,特别是医院的外科微创和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在边疆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外科微型腔镜下电钩操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填补了州内空白,07年获得红河州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的05年成功救治了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今年4月成功救治了银环蛇中毒引起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州内首次等医院医疗技术在当地居前列。
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发展、中越边境贸易旅游的发展,患者人数急剧增加。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医疗需求,为国内外客户创造良好的旅游投资健康服务环境,提升河口国家级口岸形象,医院坚持深入开展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以一流服务、一流质量、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优美环境为目标。07年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多方筹措,设计床200张,面积5459.4平方米的新住院大楼已经开始建设,预计今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医院业务用住宅严重不足的问题得到缓和,患者的就诊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在县委、政府关注支持下,在县卫生局精准领导下,医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大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改革,科学管理治院,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医院文化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办院方针,以优质、高效、低耗为总体目标,全院上下紧密配合,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疗流程和环境,全面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医院相继被国家卫生部、省总工会、州委州政府等上级领导部门授予爱儿医院、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青年文明号、省模范员工之家、省工厂公开协调组先进部门、省模范员工之家、州级文明部门、州妇女联巾文明模范部门、州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继续坚持严格、精致、勤奋、献身的精神,为中越人民的健康提供一流的服务。